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6日
当前位置:首页 >>以案说法 >>以案为鉴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以案为鉴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人民网

  仓鼎实,天下安。近年来,假冒化肥、种子侵权、侵占耕地等危害粮食安全的乱象时有冒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人民网梳理了相关案例,以作警示。

  氮肥冒充复合肥,农资“忽悠团”套路深

  2023年2月,被告人张某、被告人司某在明知从被告人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标注氮磷钾≥18%)、实际为氮肥的情况下,纠集被告人李某等十余人,先后在多地以复合肥名义进行销售。该销售团伙分工明确,由不同人员负责下乡宣传、游说农户听课、“专家授课”、协调发货、应付管理部门检查、登记收款、送货上门等,通过免费宴请、赠送礼品等方式,标榜所售复合肥氮磷钾含量高,系优质高效肥料,诱导农户购买,销售金额共计177万余元。另查明,焦某销售金额为87万余元。经检验,涉案化肥氮磷钾含量等均不符合标准,系不合格产品。

  法院经审理,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判处被告人司某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焦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人李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对其中部分被告人宣告缓刑。

  以案说法

  农资“忽悠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欺骗性强,流窜作案于农村地区。犯罪分子通过小恩小惠吸引农民参加“讲座”,假扮专家推荐伪劣农资,利用打折促销话术骗取钱财。农民朋友需提高警惕,谨慎选购农资产品,以防上当受骗。

  良种培育不易,侵权必受严惩

  2023年5月,江西省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收到汇某公司举报,称亚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韵N”水稻种子侵犯了“19X”品种权。经检测,“韵N”与授权品种“19X”为相同品种。经查,亚某公司未取得“19X”品种权人授权,生产15625公斤该品种的水稻种子并销售给沃某公司,销售价格为9.6元/公斤,销售金额15万元,沃某公司将购买的水稻种子在江西全省范围内销售。经调查、调解,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亚某公司停止侵权,处以法定罚款数额最低限度(货值金额五倍)10%的罚款7.5万元。亚某公司将违法所得全部赔偿给被侵权方。

  以案说法

  种业侵权侵害品种权人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可能引发生产事故。实践中,以套牌侵权和真假混卖进行叠加式的新型侵权模式时有发生,在此呼吁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经营单位购买种子,发现假冒伪劣及时举报。

  占用耕地搞文旅,坚决打击没商量

  2023年5月,根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移送案件,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公安局侦破安陆市张某祥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经查,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犯罪嫌疑人张某祥、左某华等人在未取得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以开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为由,擅自在安陆市洑水镇3个村农用地上施工修路、平整土地并开采土石20余万立方米,造成203亩农用地(其中永久基本农田26.5亩、一般耕地41.5亩,其他为林地等)种植条件严重毁坏。2024年1月,孝昌县人民法院判决张某祥、左某华非法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

  以案说法

  乡村文旅热,令土地供需矛盾显现。面对社会资本下乡,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时刻绷紧守护耕地红线的弦,从事各类建设依法依规使用土地,坚决杜绝非法占用、毁坏耕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公安部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