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04月25日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01  来源:人民网

  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徐隽)3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承办的“数字法学三大体系建设研讨会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教研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聚焦数字法治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加快建构数字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为目标,深入探讨数字法学的未来。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杜焕芳主持会议开幕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法学教研中心的成立回应了数字中国对法治建设的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数字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要求,遵循数字治理的客观规律,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合作,共同探索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诉讼规则、裁判规则和调解规则。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认为,数字法学教研中心的成立一是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等统一于“数字科技”;二是把目前相对分散与孤立的有关数字科技的法律研究统一于“数字法学”,用数字法学整合分领域的数字科技法律问题研究。他认为,数字法学应致力于数字法律、数字法治、数字法理研究,要强化系统思维、优化辩证思维、树立全球思维。让科技回答时代的问题,服务人类的发展,为世界人民造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负责人周汉华就国内该如何在数字法学学科体系上进行长远布局,结合中国之治建设学术体系,建立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提出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王轶指出,一个学科按照自身规律进行建设,必然是先从一个研究机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渐加深,到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就可以将学科建设推进到更加深入的一步。他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能够培养更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思想家、理论家、学术大师,数字法学教研中心同样承担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黄文艺表示,以经邦济世、治国安邦为己任的法学,在数字时代必然要有新的作为,人民大学法学院将在学校的支持下打造数字法学的学术高地,为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和法治世界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利明以“民法在工商社会向数字社会转型中的发展”为主题做了发言,就有体物向无形财产保护的转变,无形财产权发展对传统排他权理念带来的影响,财产的权利义务内在框架、结构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龙卫球,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申卫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政法论坛》主编刘艳红等分别发言。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2017年,为了回应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法学领域带来的挑战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法治前沿问题,深度促进法学与当代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与交融汇通,建构起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新问题具有回应能力、对中国法律实践和法律体系具有解释力、对国际学术发展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和教育平台。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在数字法治和数字法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数字法学教研中心,将进一步在数字法学领域持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为相关国内、国际规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